2022年7月19日,我院殷子为副研究员联合英国、西班牙和中国科顺盈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研究人员在《Arthropod Systematics & Phylogeny》合作发表了题为“The first fossil Hybocephalini (Coleoptera: Staphylinidae: Pselaphinae) from the middle Eocene of Europe and its evolutionary and biogeographic implications”🦹🏿,发现🧑🏽🏭、描述了首个鳞毛蚁甲族绝灭属种🔀,为研究该族形态演化和历史生物地理提供了直接证据。

鳞毛蚁甲族(Hybocephalini)全世界已知10属69种🦸🏽♀️🙆🏿♀️,分布于非洲区和东洋区(图1)🥑,是隐翅虫科蚁甲亚科中一个高度特化的罕见类群📸,多数物种全身被特化鳞片状刚毛🕧🌎。本研究之前,由于直接化石证据和分子生物学等信息的匮乏🤽♂️,有关该族演化历史一直缺乏合理解释。

图1现生鳞毛蚁甲族物种分布和化石产地位置
本研究描述产自波罗的海琥珀(ca. 40 Ma)鳞毛蚁甲族1新属新种👩🏽🎤,命名为Europharinodesschaufussi Yin & Cai。该化石种既显示了鳞毛蚁甲族身被鳞毛、下颚须短小等多数进化特征🖲,又具有对称的跗节和阳茎(雄生殖器)等原始特征🦶,同时前胸背板还独具一对前背折缘窝,显示了其独特的分类学地位👨🏽🚀。研究团队利用形态信息重建了化石类群在蚁甲亚科中的系统发育位置🌁。最大似然法和简约法的分析结果显示Europharinodes位于鳞毛蚁甲族的基干类群🛼,和现生类群互为姐妹群关系(图2)。进一步的生物地理分析表明,鳞毛蚁甲族基干类群或在始新世中期前就已完成分化,成员广泛分布于欧亚和非洲大陆,欧洲地区或为该类群在非洲区-东洋区扩散的重要廊道。由于受始新世/渐新世界线降温事件影响,欧洲地区气候急剧变冷,造成欧洲鳞毛蚁甲局部灭绝;分布于温暖地区的属种存活下来并演化至今🦎,形成当前的非洲区-东洋区分布格局。

图2系统发育重建显示Europharinodes在蚁甲亚科中的系统位置
论文还利用显微扫描(Micro-CT)的方法😚👏🏿,对化石的内外形态结构开展了重点研究,重建了虫体窝系统、头部内骨骼和雄性生殖器等重要特征,为化石的形态演化分析和系统发育特征提取提供了详实的数据🛝。



图3 Europharinodesschaufussi的三维形态重建
我院殷子为副研究员为该论文第一和通讯给作者🤹🏼♀️👩🏻⚕️,英国布里斯托大学Erik Tihelka、西班牙巴塞罗那大学Jesus Lozano-Fernandez博士和中科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蔡晨阳研究员参与了该研究🔦。该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上海科学技术委员会“启明星“等项目的资助。